注册
400 071 1689

清华教师于歆杰寄语新生:学会享受成长的痛苦

2019-08-26 09:20:20     来源:京佳教育

 

  • 咨询电话: 13667379291 13667393986

  • 地址: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星沙东一路丽枫酒店5楼502室

  连续两年,河南鄢陵县马栏镇牛集小学的贾向华老师申请调入县城。今年暑假,她却不再提这事儿,主动到校值班。原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河南瞄准乡村教师待遇低这个“老大难”,出台了“一补两贴”政策。受益于此,她每月多拿890元,月均收入能达到5800元。

  “以前,同样职称,工资跟县城差一截;现在收入持平,腰杆挺直了,不走了!”面对省督查回访组,贾向华笑着说。

  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说,河南有5.36万所学校,约占全国的1/10;教职工169.39万人,占全国的8.22%,其中乡村教职工42.61万人。长期以来,受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制约,河南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拿教龄津贴来说,河南执行的是上世纪80年代国家制定的标准,即根据教师从教年限,每月分别发放3元、5元、7元,最高不超过10元,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需要。

  在主题教育中,河南找差距、补短板,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针对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教师待遇为突破口,出台落实多项利好政策:从今年7月1日起,对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提标扩面”,按乡镇、村、教学点分别到每月200元、300元和500元,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学点最高每月补贴800元;实行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400元;发放教师教龄津贴,按每多1年增加10元的标准累计。

  7月25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派出4个督查组,对8个省辖市、16个县(市、区)进行专项督查。8月7日,省教育厅再次安排督查回访,确保政策落实。第一站,就是马栏镇牛集小学。

  走进学校,督查组成员、省教育厅人事处调研员姜楠查看教师花名册,随机挑选一个名字,拨通电话。

  “是李伟玲老师吗?请问,你的‘一补两贴’领了没有?什么时候到的账?”几个电话打下来,督查组得知,补贴已于7月30日前发放到位。牛集小学教师每月最高增加1100元,最低增加410元。

  增加津补贴,钱从哪里来?鄢陵县副县长靳喜民说,为减轻基层负担,省财政承担总额的75%,市县配套25%。今年7月至12月,鄢陵县需发放津补贴1736.26万元,其中省财政拨付1296.9万元,县财政配套439.36万元。从明年起,津补贴纳入省级预算,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好事办好,并不容易。督查中,有人反映“退休人员、调出人员能不能享受津补贴?”也有人认为,个别教学点靠近镇区,学生少、工作量小,补贴不应比村小学高。

  “补贴向教师倾斜,必须严格界定‘时限’,退休教师就不能享受了。”姜楠说,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先在特困地区实行,现在扩大到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根据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

  “教学点的认定能不能再细化一些?”鄢陵县教体局局长常新宇建议。

  “从督查情况看,县里执行政策,是应该有自主权,因地制宜,公平分配。我们会把意见建议带回去研究。”姜楠一边记录,一边说。

  姜楠介绍说,全省绝大部分市县已于7月31日前落实到位补贴,三门峡、济源、洛阳等地农村教师生活补助、班主任津贴在省定标准的基础上还有所。

  不仅是教师待遇。河南省委主要负责人多次调研教育工作,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教育工作者意见建议。河南省人社、财政、编制等部门提供强有力支持。

  政策实施,受益最大的是乡村教师。据测算,全省乡村教师年人均增加工资收入在1万元以上。与此同时,省教育厅检视存在问题,加强整改,积极建言。省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开展自查督查,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农村教师任教30年,可直接参评高级职称,打破岗位的结构、比例限制;3年内,基本完成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5年内,基本完成中小学教师保障性住房建设……

  “没想到好政策这么多,没想到补贴发放这么快,没想到落实这么到位!我今年44岁,评上了高级职称,工资比公务员还高。”马栏镇一中班主任李艳红语带自豪。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8月15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叶雨婷)今天,清华大学迎来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教师代表,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党委书记于歆杰以“如何在人生的马拉松中跑好清华这一程”为题进行发言。他表示,要学会享受成长的痛苦。“有的同学发现在自己原先最擅长的地方别人很容易就比自己强很多,于是自信心遭到重创,感觉自己被完全否定了,接下来的一个学期在梦游中度过,成绩更加不堪……这种输不起的心理和赌徒心理是大部分没能正常毕业的学生和在清华活得很压抑的学生的共同特点。”

  发言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大家好!

  我是电机系的于歆杰。很高兴能够作为教师代表,在清华大学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发言。我首先要热烈地祝贺同学们,能够在竞争如此激烈的高考中脱颖而出,进入清华大学!你们真棒!

  从今天起,同学们将要经历一系列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大家会听到很多场发言,会被灌下一碗碗新鲜滚烫的人生鸡汤。虽然我已经忘记当年我入学时都被灌了哪些汤,但我依然奢望我这一碗不要被大家轻易地忘记。

  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考上清华大学,是你到目前为止取得的最大成就,当然你的人生也因此而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但是别得意太早,如果你没能及时适应清华园这个新的环境,考上清华大学可能成为你整个人生中无法逾越的最大成就。人生不是百米短跑,不是3000米中长跑,而是马拉松。为了能够同学们跑好人生这场马拉松,我今天这个发言的题目就叫“如何在人生的马拉松中跑好清华这一程”。

  要想跑好清华这一程,我想得在下面3个方面做好准备。

  首先,要做中国和世界的清华人。

  我在与新生座谈对未来构想的时候,时不时能听到“很多人都出国,随大流总不会错”“哪个企业工资高就去哪个企业”之类的想法。当然,每个成年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个人发展道路的选择本质上也无所谓对错。但你有没有想过,在过去几年中你连做梦都想考上的清华大学为什么能让你魂牵梦萦?

  我想,清华大学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社会声誉,最重要的是很多清华毕业生身上都表现出有别于其他人的一种精神气质。换言之,他们身上有一股特殊的劲儿。这股劲儿使得不少清华毕业生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国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乃至领袖人物。大家慢慢会发现,这些中流砥柱们都很好地将个人发展和国家社会进步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也就是说,走进清华园,你不再仅仅是你家的清华学生,更重要的是,你是中国和世界的清华学生。

  这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劲儿意味着,作为清华人,你就有了比同龄人更多更高的社会责任,要通过你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也许你会反驳说:这样想对你求解微积分习题其实也没啥。那确实是的。但是,当你在做决策的时候,是不是这样想,其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会有不同,当然最终的结果也会有不同,长此以往,带给你的发展空间会有天壤之别。在清华你经常会听到一句话:“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其次,要把自强不息刻在骨髓里。

  我担任过清华大学云南招生组组长,去过不少高中。毕业班班主任们最爱激励同学们的一句话就是“现在拼命学,到了大学就轻松了”。为此你们在高中阶段铆足干劲,最终得偿所愿,走进了神圣的象牙塔尖——清华大学。

  然后有的同学就真的“放轻松”了。以我讲授的电路原理课程为例,几乎每学期都有两位数的同学不及格。为什么有些在高中阶段如鱼得水的同学,在清华学习出了问题?我觉得这里面的关键,还是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要学习。

  你会发现,在清华,大多数学生学习比中学更辛苦;你会发现,研究生们经常说自己累成了一条狗;你会发现,青年教师时不时会感慨自己过的是狗都不如的日子;你甚至会发现,不少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问题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清华大学里这帮高智商的人都在“自虐”呢?

  因为作为清华人,我们都逐渐地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刻在了骨髓里。只要你想变得更强,只要你想为祖国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你就需要持续地爬坡,就需要付出更多失败的代价,任何人都是如此。也就是说,遭遇失败,是因为你在追求进步;屡次遭遇失败,是因为你一直在追求进步。

  最后,要学会享受成长的痛苦。

  进入清华的本科需要在中国高考成绩中至少进入前1‰,而高考成绩前1‰扎堆的地方注定是不平凡的。有的同学发现在自己原先最擅长的地方别人很容易就比自己强很多,于是自信心遭到重创,感觉自己被完全否定了,接下来的一个学期在梦游中度过,成绩更加不堪。还有的同学第一学期成绩不好,第二学期希望用更多的学分、更难的课程来证明自己,但是接下来的失败却彻底摧垮了他们的自信心。这种输不起的心理和赌徒心理是大部分没能正常毕业的学生和在清华活得很压抑的学生的共同特点。

  挫折教育,是每位清华新生都必须上的一课。从高中阶段通过横向比较学习成绩的竞争心态,过渡到在大学阶段学会欣赏他人优点,激励自我进步,可能是每位清华学生都需要经历的一个思路转换。

  你会慢慢地接受这个事实:要想在考试成绩上战胜某些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许你会由此失去一些机会。但这其实并不可怕。记住我的话,你是在跑马拉松。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你一直在跑,一直在成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战胜自己,才能领略人生爬大坡的乐趣。电子系的郑君里教授有一句话说得很有哲理:“做学问就像踢足球,一堆人都在围着足球跑,每个人都想进球。能进球的只有个别人,但这并不妨碍大家都在享受着踢足球的乐趣。”我不少本科同学都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但其中的大多数当年学习成绩都不是名列前茅,他们都尝过成绩不如别人的痛苦,但他们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坚定地跑下去,享受着成长的痛苦和进步的快乐。

  同学们,来到清华大学,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学习。刚才我谈到了为什么学习,谈到了学习态度,甚至谈到了学不过别人怎么办。这些事大家在不久后都会经历,希望我的上述些许感悟能够大家在人生的马拉松中跑好清华这一程。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